本网宿迁讯:在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的过程中,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人民法院坚持做到“商事审判进园区、民事审判进社区、刑事审判进校区”,由于找准位置,成效明显。宿城区委书记杨明强认为,这种富有较强针对性的做法为“服务基层,服务重点,下沉到位,值得认真总结。”

宿城地处苏北经济欠发达地区宿迁市的中心城区,面对近年来社会经济百业待兴,全区上下大干快上的形势,宿城法院院长颜江宁认为,贯彻十七大会议精神,就是要针对本地的实际,在对接上做好文章。为此,该院提出了“审判进三区”的司法服务举措。宿城经济开发区西区项目产业层次高、投资规模大、建设速度快。该院商事审判通过在园区搭建司法服务平台,建起服务联系网络和法律咨询点,提供依法治企的方式方法,帮助企业解决在经营中出现的涉法问题。为了保护企业的良性发展,盘活一些骨干企业经营的流动资金,该院民二庭法官先后为苏坡、苏棉、箭鹿集团依法清理应收款100多万元。今年10月,颜江宁带领法官奔波数千里,积极调解箭鹿集团与各地厂家的买卖合同纠纷,为箭鹿集团挽回经济损失43.27万元。

该院民一庭以送法进“社区”、调解进“家门”、开庭到“村头”等形式,加强司法审判与社区、乡镇群众的联系,提高社区、乡镇群众自我解决纠纷的意识和能力。该庭先后对辖区14个乡镇的近300名人民调解员进行业务培训。他们从审判实践出发,针对调解的文化背景、社会基础、调解工作现状、人民调解范围、调解技巧以及司法解释、民商法基础知识等内容进行培训,为诉讼调解与人民调解工作的衔接打下了基础。同时,法官选择典型案例,如邻里纠纷、赡养、抚养、排除妨碍等关系民生的案件,将庭审的现场搬到社区,倡导良好的乡风、民风,促进社会公德、家庭美德的养成。家住埠子镇的八旬老人夏某与子女发生赡养纠纷,夏老汉晚年丧偶,膝下62女皆不愿主动承担赡养义务,案件在该院审理后,子女们主动来到病床前向父亲磕头赔礼道歉。夏老汉激动地将子女一个个扶起,一家人抱成一团,哭成泪人。此案在当地起到了积极的示范效应。

在刑事审判进校区中,该院与宿迁各校开展“院校共建”活动,聘请法律系教师为法律咨询员,同时将宿城法院建成宿迁学院大学生的实习基地,并邀请在校的大中专学生旁听开庭,开展示范指导活动。针对发生在校园的恶性案件,该院邀请学生旁听开庭,用身边的现实事例进行生动、形象、直观的法制宣传教育。该院还帮助各校开设模拟法庭,指导开展模拟法庭活动,让青少年亲历庭审,体验法治。今年11月,宿城一中模拟法庭设计了一起青少年因无钱上网抢劫的案件,同学们在庭审中对抢劫性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纷纷表示要远离不良网吧。该院刑庭还结合缓刑犯的回访考察情况,积极参与社区矫正,多次为社会各有关单位提出司法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