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者维权,切莫吃“哑巴亏”
作者:何梦丹 发布时间:2016-01-20 浏览次数:677
临近年底,“讨薪”、“维权”既成了百姓热议的话题,也成了令很多企业头疼的话题。很多劳动者在遇到劳动争议时,不清楚何种情况下可以向公司主张赔偿,往往吃了“哑巴亏”的同时导致自身合法权益受损。
2015年,虎丘法院共审理劳动争议类纠纷408件,其中经济补偿金、追索劳动报酬纠纷占到全部劳动争议案件的80%左右,较往年呈上升趋势。下面,虎丘法院在总结劳动争议案件审理经验的基础上梳理了几个可向企业主张赔偿的典型案例,既提醒企业合法用工,也帮助指导劳动者依法维权。
案例:产假归来遭遇调岗,女员工维权获65000元赔偿金
谨记:女职工怀孕、生育、哺乳,用人单位不能辞退
2008年,陈小姐通过应聘顺利进入苏州某电子公司工作。因勤奋能干,头脑聪明,2012年年初,陈小姐就坐上了公司驻厂OP主管的职位。本来事业正处于不断上升的阶段,可2014年3月中旬,休完产假的陈小姐回到单位,却被告知单位因为业务紧缩,已将其调去从事“电话推广业务”。生完孩子就被降级调岗,公司未与其协商就私自换岗的做法让陈小姐觉得很是气愤。
接下来几天,陈小姐一直拒绝公司的工作安排,希望通过抗议和协商得到合理的解释。可没想到,一个礼拜后,公司却突然发布了《关于上班制度的公告》,而就在公告发布当天,陈小姐就被以“上班时间看书”,且不服从公司领导安排的工作为由被辞退。对此不服的陈小姐向虎丘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仲裁委支持了陈小姐的仲裁请求,不服裁决的公司方遂将陈小姐起诉到了虎丘法院。
法院经审理认为,原告解除劳动合同的行为缺乏事实基础及法律、规章制度依据,且程序不合法,系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应支付被告赔偿金65000元及产假间工资差额6839元。
法官释法:根据《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用人单位不得因女职工怀孕、生育、哺乳降低其工资、予以辞退、与其解除劳动或者聘用合同。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双方均应该按照法律的规定或者合同的约定诚实信用地行使权利、履行义务。用人单位依法建立的劳动规章制度,劳动者应当予以遵守,劳动者确实存在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行为,用人单位可以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因用人单位作出解除劳动合同决定而发生争议的,由用人单位对决定所依据的事实和法律、法规、规章等承担举证责任。
案例:冒用他人身份签订劳动合同,发生工亡单位是否要赔偿?
谨记:未给劳动者缴社保,单位仍需承担工伤赔偿
2012年2月,刚中专毕业的小伙李元几经周折终于找到了一份心仪的工作,可因身份证丢失无法立即签订劳动合同,担心工作丢失的李元遂以假名“李波”的身份和单位签订了合同。没想到才过了半个月不到,李元就在下班途中遭遇车祸不治身亡。交警大队认定李元在事故中无责任且为工伤。李元公司对此不服,分别向姑苏法院和苏州中院提起诉讼,均被驳回。后仲裁委员会作出裁决要求公司赔付李元家属458982元。李元公司诉至虎丘法院。
法院经审理认为,因李元在原告处工作期间原告未为其缴纳社会保险,故其应支付李元近亲属即本案二被告一次性工亡补助金436200元。
法官释法:冒用他名的劳动者发生工伤事故,应当看用人单位在事发时是否为劳动者(冒名的劳动者或者实际劳动者)缴纳社保,虽然冒用他名的劳动者存在过错,但如果用人单位未能为劳动者(冒名的劳动者或者实际劳动者)缴纳社保,用人单位需要承担工伤赔偿责任;如果用人单位为冒名的劳动者交纳社保,那工伤赔偿责任要按照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实际过错来具体区分。
案例:符合考核条件却没拿到年终奖,男子状告公司
谨记:若用人单位存在年终奖发放方案,应“同工同酬”
宋先生于2014年6月入职苏州某公司担任工程师。临近春节时,公司对每位员工进行了年终绩效考核,宋先生的考核结果为B等,于是期盼着能早日发放年终奖,也好多置办点年货回家孝敬父母。果然没几天,公司人资行政处张贴了一份发放年终奖的通告,然而此后,公司其他同事都纷纷领了年终奖,就连身边考核结果为C等的同事也多少拿了点奖金,自己却还是分文未领取,这让宋先生非常郁闷,遂向仲裁委申请仲裁,后诉至虎丘法院要求公司支付年终奖。
法院经审理认为,该公司以通告的形式明确了年终奖的发放方案,而按照该方案,宋先生符合年终奖发放要求,而现公司未向其发放,也未能就此作出合理解释及举证,应当补发当年的年终奖。后经法官多次调解,公司向宋先生支付了6000元迟到的年终奖,本案以撤诉告终。
法官释法:大部分企业为了自身良好运营及发展,会通过采取发放年终奖的方式来满足相关利益需求。在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均确定有年终奖存在的情况下,双方因劳动者是否符合年终奖的发放条件及发放金额、发放日期产生纠纷时,用人单位应就年终奖的上述事项承担举证责任。另外,年终奖虽是用人单位给予劳动者的奖励,但用人单位也不具有随意变更权,如果企业确有需求,欲采用货币以外的形式,如大米、食用油、网络虚拟货币等代替年终奖而发放,应与劳动者协商变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