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夜幕降临,窗外几盏路灯孤零零着发出亮光,偶尔穿驰而过的车辆,越发凸显出冬日的寒冷与孤寂。就在此时,东台法院的集训室内,24名聘用制书记员正循着播放录音,目不转睛地盯着电脑屏幕,镇定自若地敲击着键盘,整齐有序的“哒哒”声犹如他们人生奋进之路上的一首首动人的“进行曲”。

  骤降的气温并没有冻僵他们的激情,厚实的冬衣也不能束缚他们的手脚。 蓦然回首,墙壁上赫然张贴的八个鲜红大字--“勤学苦练,厚积善悟”,正成为他们迎接司法改革洗礼的“核心密码”。

  和而不同的“一家人”

  “同志们,虽然目前我们在编制、待遇上仍有差异,但大家要明白,咱们始终是一家人,法院是我们的最大公约数。随着改革的推进,这种差异将最主要集中在彼此分工的不同。大家一定要把握机遇,以优异成绩通过这场考试!”2015年4月,在省高院的定岗考核动员大会上,该院党组成员、政治处主任于光海的发言说到了聘用制书记员们的心坎上。

  船的力量在帆上,人的力量在心上。为最大限度地发挥这股不可或缺的“人心力量”,该院坚持真诚待人、真心育人、真情留人,努力将聘用制书记员们凝聚到争创“全国模范法院”的梦想旗帜之下。

  技高不压身。该院订身量制了多套“培训大餐”,邀请资深法官、计算机专家以及杰出书记员代表进行理论知识、专业技能的专门辅导;定期组织到计算机培训机构进行速录能力的实战演练;开展拓展训练、参加与高校联办的素能提升培训班,培养综合素养。

  与此同时,工资待遇、干警慰问、制服、休假等方面的职业保障日益强化,并与精神激励相向而行,在聘用制书记员们的内心深处生成出沉甸甸的获得感。在优秀书记员、服务标兵、东台法院好人等诸多评选活动中,总少不了他们的精彩身影。

  去年3月,聘用制书记员小欣家中突遭变故,党组不仅在第一时间送去温暖,还组织全院干警捐款,短短一周内就汇聚起数万元的爱心暖流。

  严督实导的“一条线”

  当改革的脚步踏着时代鼓点铿锵而来时,法院队伍正沿着“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的方向悄然蝶变。当然,对聘用制书记员而言,改革是机遇,但也伴随着挑战,因为江苏省高院明确规定了他们的入额“门槛”:“不低于听打120字/分钟,准确率95%。”

  一石激起千层浪。为做到与上级法院改革方针的无缝对接,该院党组根据聘用制书记员队伍中存在的盲点、痛点、堵点问题,研究出台了考核管理办法,从工作数量、工作质效以及考核程序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规范,考核不通过者将要被解聘。

  “打铁还需自身硬。优胜劣汰看似残酷,但细细品味,只有我们自身立稳了脚跟,才能适应改革的新坐标,更加娴熟高效地完成各项辅助性任务,从而开启人生的新高度。”在法院工作了7个年头的聘用制书记员聂晶从一开始便体察到了党组的良苦用心,和兄弟姐妹们一起勇敢地站到了时代的潮头,接受党组的严督实导。

  这些措施包括:院领导定期通过“三同步”设备随机抽查记录情况;将书记员记录的速度和质量列为审委会委员随机听庭的重要项目;每月由审管办牵头对书记员的卷宗装订质量、内容填写进行专门评查,相关结果通报全院。

  压力催生了动力,动力又筑牢了实力。目前,聂晶等11名书记员已通过了严格的资格考试,通过率位居盐城基层法院前列。

  奋楫争先的“一股劲”

  “为东台争光了!”“她们就是法院里的花木兰,了不起!”……2015年8月30日,一则标题为“东台法院这群姑娘不简单”的文章出现在东台官方微信上,数小时之内,点赞量过万。

  在盐城市书记员业务技能竞赛中,干警钱海惠夺得“五一劳动奖章”等4个奖项,另有5人获奖,法院荣获“优胜奖”。

  “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机会既然砸到了头上,咱们就得以能力的'四梁八柱'作支撑,把它化作人生奋进的正能量!”钱海惠的交流发言赢得了年轻人们的热烈掌声,因为大家明白,她们的练习时间是从繁忙的工作中挤出来的,她们的光荣业绩是在寂寞的坚守中拼出来的。

  据统计,自2011年开始,该院已连续5年收案数超万件,一线法官平均办案160余件。与之成正比的,正是聘用制书记员们繁重的辅助性工作,送达、记录、卷宗装订、同步数字化……

  “养兵千日”的千锤百炼才会有“用兵一时”的辉煌绽放。近日,在1起离婚纠纷的庭审过程中,被告朱某突然哄闹法庭,并要殴打原告,聘用制书记员张丽娟与法官密切配合,制止违法,通知法警,果断将这起突发性事件扑灭在萌芽之中。而在歌咏、拔河、普法宣传、志愿服务等一系列活动中,同样挥洒着聘用制书记员们的勃勃生机。

  在极具挑战的改革之路上,这群以勤为路、以苦作舟的聘用制书记员们必将经受住考验,迎来绚烂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