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城法院健全机制树立司法形象
作者:朱来宽 发布时间:2011-01-05 浏览次数:326
宿迁市宿城法院积极探索推进司法公开的有效途径,不断创新工作思路,丰富公开载体,拓展公开内涵,建立健全司法公开机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加大审务科技含量,为司法公开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积极建设数字化审判庭。启用多媒体证据电子显示系统,对庭审过程实行全面、同步监控,对证据、庭审笔录等进行当庭展示;建立审判工作声像档案,通过电子监控系统,对重大案件的庭审活动进行录音、录像,实现审判流程的节点控制和审判信息的公开。
开展审务“ 六进”活动,提升司法公开的社会效益。一是审务进园区。建立法务联系人制度,加强与园区重点企业的沟通联系,为推进经济结构优化、提升经济竞争力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二是审务进机关。经常性地开展行政执法业务培训、讲座,努力营造良好的行政审判和依法行政环境。三是审务进企业。深入企业调查研究,在着力为企业排忧解难的同时,为应对宏观经济形势变化提供有益的建议和决策依据。
2010年,因信用社起诉的借款合同纠纷案件大幅上升,承办法官通过走访调研,发现信用社发放贷款中存在贷款人资料不齐全、担保有瑕疵等问题,专门组织信用社相关人员召开金融座谈会,为其提出合理司法建议。四是审务进学校。为青少年及其家长进行法律教育、心理疏导,选派优秀法官担任中小学校法制副校长,为学生举办法律讲座,增强青少年法制意识。五是审务进社区。通过宣传栏、展板、现场答疑释惑等形式在所辖社区进行法律宣传活动。六是审务进乡村。
通过巡回就地办案,送法进农村、进农家等途径,用通俗易懂的地方语言让群众听得懂的方式向群众宣传党对农村改革发展的政策,用生动的审判活动向人民群众宣传与他们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提升他们掌握方针政策的能力和水平,增强他们遵纪守法和依法维权意识。
丰富公众司法参与形式,拓展司法公开的渠道。积极开展“ 法院开放日”活动,组织群众参观法院办公场所、旁听案件审理、与法官座谈交流,以此拉近司法与群众的距离。搭建法律教学实习基地。同时,全面落实人民陪审员制度。2010年,该院从人大、政协、妇联、企业、教育、社区等各个阶层择优选任了20名人民陪审员,参与案件的审判、监督和调解。2010年,人民陪审员参加审理案件2300余起,以调解、撤诉方式结案近半数,有效提升了公众对司法裁判的信任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