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他的人都喊他“老黄牛”,因为凡事他都有一股子韧性和耐性。正是凭借这一点,他在立案庭的信访岗位上一干就是九年。九年来,经他化解的矛盾不计其数,院荣誉室里密密匝匝的一百多面锦旗无声地告诉我们,在这个艰苦的岗位上他付出了太多的热情和心血。他就是江苏省连云港市新浦法院立案庭副庭长胡海波。

笔者见到胡海波时,他正在信访接待室里接待两位年近古稀老人的咨询。面对情绪激动的老人,胡庭长先给他们倒上了热茶,然后耐心地听老人的诉说。两老口因为历史原因导致问题没有解决,是该院有名的老上访户了,老人的话他已经听了无数次,可他仍然不厌其烦、用心聆听着他们的诉说。笔者的来访并没有打断老胡的接访工作。当天看到的这一幕对于老胡来说是再正常不过了,每天都要经历,少则十几拨,多则几十人次。

1999年初,胡海波从执行局调到立案庭,负责信访接待工作,一干就是九年。新浦区作为该市的主城区,信访压力很大,但自从有了老胡,分流到业务部门的信访涉诉件就越来越少了。老胡有个原则,如果当天接访对象的情绪化解不了,决不放他离开信访室。正是在他永远把信访人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的信念下,一桩桩疑难信访案件通过小小的信访接待室得到了消解。有同事问他为何能顺利化解这么多的矛盾时,他笑着说:“用心聆听,用理分辨,换位思考”。简简单单12个字道出了他的工作“秘笈”。

老胡化解的一件堪称经典的“小猪纠纷”至今还在新浦法院流传着。2005年在一起因交通肇事案引发的附带民事执行案中,由于受害者家属在一次前往肇事者家中索要赔偿款时,强行拉走肇事者家的2头大猪和28头小猪,而肇事者的老丈人一个月后犯心脏病身故。肇事者家属便以老人死亡与受害者家属来抢小猪有直接关系为由,拒绝火化尸体并陈尸家中一个多月,四处上访后起诉至法院称,受害人家属非法侵入住宅并赔偿损失。此案因肇事者家属多次上访,在社会上造成极大的影响。案件受理后,老胡一方面稳住受害者家属的情绪,前后30余趟前往闹事者家,解释法律,消除不良影响。整整一个多月,老胡用他的耐心和为当事人负责任的诚心,最终“征服”了闹事者,圆满解决了双方尖锐的矛盾。直到今天,当老胡的同事们谈到这起小猪案时,仍“心有余悸”,那真是个难解的疙瘩啊!

采访临近结束时,老胡的同事悄悄地告诉记者,其实老胡的身体很不好,但他平时从不将病情挂在嘴上。今年五一期间,他利用休息时间“偷偷地”跑到上海把手术做了,没耽误一天上班时间。

凭着一份司法为民的责任感,老胡就这样勤勤恳恳无私奉献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信访接待工作的岗位上,面对笔者的采访,他只是淡然地笑笑,“这项工作是我负责的,我就要把它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