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南京讯:近年来,南京江宁法院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和上级法院的监督指导下,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围绕争创“全国优秀法院”的目标,坚持以审判工作为中心,以队伍建设为重点,以司法规范化建设为动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强化人才队伍培养,全面提升队伍综合素质,为促进法院全面工作上台阶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该院的主要做法是:

一、找准切入点,大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为法院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近年来,江宁法院一直把加强法官队伍的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首要的工作任务来抓,通过开展各种扎实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打牢干警思想政治基础,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支政治坚定、纪律严明的高素质队伍。

一是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江宁法院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作为端正执法指导思想的一项有力措施来抓,自去年初开始到今年上半年开展了为期一年半的法治理念教育。通过集中教育、自学、撰写学习体会、举办法官论坛考试等多种形式,进一步提高了干警的思想认识,规范了干警的司法行为。

二是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开展了“明荣辱、树新风”主题讨论活动,查摆自身存在的问题;在全院审判大厅、餐厅等公共场所悬挂“八荣八耻”展板,便于全院干警对照检查,促使干警进一步规范自己的言行。

三是深入开展党性教育。开展了学习《党章》活动,组织全体党员干警到淮安周恩来纪念馆接受爱国主义,“七•一”期间组织“优秀共产党员”主题演讲活动,编发《老党员的风采》工作简报,进一步增强了全体党员干警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四是深入开展争先创优活动,增强争先创优意识。去年初,江宁法院提出了争创“优秀法院”活动,专门召开了中层干部会、部分干警思想交流会、全院动员大会,强化干警的争创意识。同时结合创建“规范司法行为示范点”、创建“优秀青少年维权岗”等活动,使得争创意识深入人心。

二、找准着力点,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机制,为法院工作的顺利开展夯实扎实的理论功底

江宁法院着重把好四个关口:

1、拓展招录渠道,严把队伍“入口关”。近两年来,江宁法院加大了高学历人才的招入力度,连续两年招录3名硕士研究生,且都通过了司法考试;选录870年代后出生的学历高、综合素质强的部队转业干部来院工作,大大改善了队伍结构。同时畅通队伍出口,制定相关规定疏通“出口关”。

2、立足逐级分层推荐,加强队伍“培训关”。积极参加省市法院组织的各种出国进修、业务培训和法官轮训;积极参加地方政府的英语培训、计算机培训、公务员培训;经常邀请著名专家学者来院授课培训,邀请过北大著名教授王轶老师、华政教授游伟等来院讲课;自编教材进行审判管理信息系统培训、办公自动化培训。2005年以来,江宁法院连年培训率达到100%,年人均培训1.5次,审判人员业务素质有了很大提高。

3、健全法官考评机制,加强队伍“考评关”。一是每年都制定详细的《岗位目标考核实施办法》,量化考核指标,严格考核标准,对每个部门、每位干警一年来的工作进行全方位考核。同时还建立了法官工作业绩档案,促进了考核工作的规范化。二是细化审判人员“四项能力”考评,提升干警业务水平。审判人员的业务水平主要体现在庭审驾驭能力、裁判文书制作能力、调研能力、审理疑难案件和化解重大矛盾纠纷能力等四个方面。为此江宁法院从细化“四项能力”的考核入手,有针对性地对审判人员的业务能力进行逐一提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三是开展“一读三评”活动,强化审判业务庭局长审判管理能力考核。江宁法院将今年6月确定为“一读三评”集中活动月,由庭局长对质效数据指标进行解读,对案件质量、庭审质效、裁判文书进行点评。此举是中层干部审判管理能力考核的有益探索。四是定期开展中层干部述职述廉工作。江宁法院每年度都会开展中层干部述职述廉工作,所有中层干部提交书面述职报告,由全院干警根据中层干部的述职情况对其进行民意测评,考察其政治态度、思想倾向、政策水平和业务能力等情况。

4、择优使用交流,加强队伍的“选任关”。江宁法院严格执行《公务员法》、《法官法》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的规定,强化队伍的选拔和交流。一是加快后备干部的培养力度,加强年轻干部的多岗位锻炼。去年江宁法院通过推荐方式确定了10名中层后备干部,今年又开展了青年干部的自我推荐工作,极大的调动了干警的工作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