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厂房设备,土豪投资最爱”、“别墅商铺二手车超划算捡便宜”、“法院处置资产零佣金抢购”、“零佣金限时拍”……这些醒目的标题着实具有诱惑力。点进拍品网页,苏州新区90多平米的房子33万6千元起拍,您是否也心动了?

  这就是货真价实的“双11”淘宝司法拍卖。

  带着些许好奇,记者来到了姑苏法院,该院从江苏法院推进司法网拍以来,以86.47%的高成交率在全省一百多家基层法院中排名第二,苏州第一。去年“双11”期间,该院也交出一张漂亮的网上拍卖成绩单。活动期间该院共计准备标的物41件,标的总额超过3500万元,最终成交总额达3000万元。仅“双11”当天就成交8套门面、一套别墅和一辆轿车。

  在三天的采访过程中,记者不仅了解了 “双11”司法拍卖的活动内容,也了解了司法网拍的发展历程。

  以往的困惑:胜诉判决却有可能是一纸空文

  “一、被告苏州某公司于本判决生效后10日内归还原告某银行苏州分行欠款本金7427324.24元及利息1733.04元。二、被告苏州某有限公司于本判决生效后10日内向原告某银行苏州分行支付律师费损失146035元。三、被告谢某等对上述债务承担连带清偿责任。……”2013年8月26日,江苏苏州某律师事务所律师朱某和他的同事平静地听完了审判长对一起金融借款合同纠纷的宣判。

  2012年1月17日,原告某银行苏州分行与某公司签订《最高债权额合同》一份。同日,被告谢某等人分别与该行签订《最高额保证合同》,为前述《最高债权额合同》提供连带责任的担保。由于约定的还款期限届满后,被告某公司未按时足额偿还贷款本息,银行就剩余的本金7427324.24元及产生的利息1733.04元向被告追讨未果,由此成讼。

  因相应被告下落不明,银行方面的证据又非常充分,这本身就是一场缺乏对抗性的庭审。也正因为被告的下落不明,朱某难以对这场完胜的判决产生应有的兴奋,因为根据他的经验,面对这种下落不明又欠了这么多贷款的被告,判决主文支持的各项内容,包括14万余元的律师费很有可能只是空中楼阁。尽管其中一名被告名下有一幢别墅,但近年来,法院拍卖的房产特别是别墅类房产成功率并不高,流拍现象甚为严重,资产能否变现,朱某对此并不抱太大期望。

  朱某的困惑并非个案,据统计,每一年,姑苏法院审理的金融借款类纠纷大约1100件左右,其中超过半数案件进入执行程序,与之相关的房屋拍卖数量年均100件左右,基本每年持平,而流拍率却在年年攀升,从2010年的21.9%到2011年的31.8%再到2013年的51.2%。各地基层法院不断向上级法院反映司法拍卖房屋流拍情况严重的信息。传统司法拍卖,受众面窄、地域性强、关注度低、参与门槛高、处置周期长、佣金成本高、恶意串标、低估贱卖等弊端被直指是造成流拍的主要原因。

  此时,朱某并不知道,江苏法院系统关于司法拍卖的改革措施正在酝酿之中,而自己所代理的银行、自己所在的律师群体、每年数以万计的执行案件的申请人即将获益其中。2013年底,江苏各级法院接到了省高院《关于实行网上司法拍卖(变卖)的规定》的通知,通知要求2014年1月1日起,执行实施案件需要拍卖的,一律进行网上(淘宝网司法拍卖平台)。该案的审理法院,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人民法院也迅速组建了负责司法网拍的专门机构,设立了司法网拍成交款专用账户。

  创新:司法拍卖也做淘宝体,也赶“双11”

  朱某也许从未想过,那场平淡的庭审会重新在自己心头点起小火苗,而点火的正是时下被炒得火热的“双11”。

  2014年11月11日,上午9点30分,朱某和姑苏法院网拍小组的成员都在共同关注着淘宝网司法拍卖平台上的一场拍卖。此场拍卖的标的,正是前文所提及的那套别墅。在许多人眼里,这只是一场普通的拍卖,但网拍小组的成员却不这么认为,这场拍卖将标志着该院司法网拍植入“淘宝style”的成败与否。

  拍卖的时间段是从11月10日10时至11月11日10时止。眼看拍卖还有半个小时就要结束,已经报名并缴纳保证金的两位买家却迟迟不见动静。围观的2000多名网民,恐怕有不少人心里都在嘀咕,在“双11”这样的日子进行司法拍卖到底靠谱吗?电脑的计时器显示时间已经到了9时47分30秒,此时,突然从电脑上跳出了一个竞买记录,竞买号H0003的买家终于出价了,432万元。尽管此后的12分30秒没有出现新的竞价记录,拍卖最终就以432万元成交。朱某松了一口气,拍卖的价格虽然低于评估价,但平心而论,小区地理位置和商业配套并不太理想,评估价放在市场上其实也很难出手。所以现在的结果已经超出了银行方面的预期。法院网拍小组成员也抿嘴笑了,以往这一小区中的房产拍卖不少都出现了流拍情况,就在2013年,该小区还有两处类似的房产以300多万元的低价变卖也未能获得成功。所以,今天的拍卖从有人出价的那一刻起,已然获得了成功, 案件执行也终于可以告一段落。而买家只需来法院签订《成交确认书》,就可以带上法院出具的裁定书、协助执行通知书和付款收据去办理房产过户登记手续了,手续非常简便,前后只需要几分钟。

  经验:司法权威与互联网思维的成功碰撞

  2014年10月底,一场上百家法院参与、全国布局的司法拍卖营销悄然就绪。“超值二手车,低价拍卖”、“司法房产,底价拍卖”、“银行资产处置,超值拍卖”,淘宝网的司法拍卖频道上,一幅幅置顶宣传图闪动着。它们指向一个熟悉的日期--“11月11日”。

  与此同时,姑苏法院的网拍小组,也在没日没夜的加班之中。为了参与 “双11”集中拍卖变卖活动,他们还巧妙地利用地方媒体为此次的集中拍卖变卖活动打了一个软广告,“告别中介费,关注双11司法拍卖” 这一非常“淘宝style”的消息通过苏州最大的生活服务类手机客户端“无线苏州”得以传播,在短短几天的时间内就为该院“双11”拍卖轻松赢得了数万人次的点击关注和数千次转发。

  网拍小组的工作人员缪伟介绍说,司法拍卖参与“双11”活动,去年还是第一次,但各地法院共计有千余套车房参与竞拍。当时参与其中,看中的就是“双11”的人气。司法拍卖平台,平常每天有上百万的固定访问人群,“双11”期间这个数字至少将以数百万计。围观人数的增加,让更多潜在竞买人参与进来,通过充分竞价实行拍品价值最大化,进而实现申请人与被执行人利益的最大化。

  说到今年,缪伟说,全市其他法院也都参与了进来。他提醒市民,“双11”集中参与拍卖、变卖的房、车数量很大,规模不亚于普通的二手房交会、车交会。所以购物节网上“淘便宜”,不妨也关注一下淘宝网的司法拍卖平台。

  该院执行裁决处王承杰处长还向记者提供了一个“利好”消息,针对目前淘宝网司法拍卖拍品80%以上都是房产、土地等不动产的情况,苏州中院还和商业银行签订了E拍贷协议,为符合条件的房产、土地等不动产提供贷款支持,解决当前网拍全额现金支付难、大额标的短期筹资难等问题。

  新闻观察:司法权威与互联网思维的成功碰撞

  司法网拍一路走来,不断带给公众以惊奇和惊喜。2012年7月10日,淘宝司法拍卖首次试水,一辆宝马和一辆商务车均顺利拍出。短短4个月后的11月20日,浙江萧山的王女士通过网拍拍得一套单身公寓,这是国内第一套进行司法网拍的不动产。2013年12月11日,温州市鹿城法院正式宣布,他们为竞买人搭建按揭贷款平台,从此,多地法院与银行达成协议,破解了房产网拍一次性付款难的问题。2014年11月4日,泰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上架拍品--某公司厂房及附属物,拍出3.5亿余元的天价,再次刷新司法网拍全国最高记录。据了解,截止记者发稿日,苏州大市两级法院通过司法网络拍卖成交金额已经近70亿元。

  惊奇与惊喜背后,网上拍卖的好处不言而喻。首先,对于待拍标的物而言,通过淘宝网这一认知度较高的电商平台发布公告,和传统拍卖仅在当地发行量较大的报纸及产权交易网刊登公告相比,无疑大大增加了宣传的范围和力度。其次,对于竞买人来说,相较于传统拍卖5%左右的佣金支出,网拍“零佣金”无疑大大减轻了其参与竞买的负担,也有利于提高标的物最终的成交价格。以一套100万的房产为例,竞买人就可以实足省下5万元。而最主要的原因在于,网上司法拍卖进一步提高了司法透明度,最大限度地披露拍卖信息,公开司法拍卖从启动到结束的全过程,极大地压缩了人为操作空间。实现自由报价、匿名竞价、自动确认拍卖结果,可以有效遏制串标现象的发生,使司法拍卖真正做到了公开、公平、公正。

  记者从网上看到,不少网友通过留言、评论等方式也对法院到淘宝开店表示了支持。根据财经网发布的一项投票调查,94%的网友赞同法院在淘宝上拍卖涉诉物品,62%网友表示会参与到拍卖中,还有88%的网友认为此举可以全国推广。司法网拍成功,可谓是司法权威与互联网思维的一次成功碰撞。

  法官建言:司法网拍队伍建设不容忽视

  网上司法拍卖制度实施以来,显现出零佣金、公开广、效率高等优势,但姑苏法院在实践中发现该制度仍存在一些问题应引起重视,这其中队伍建设首当其冲。

  王承杰处长笑着说,司法网拍实行之初,从事拍卖工作的法官表示压力瞬间小了,“委托拍卖,常被竞买人和被执行人'扣帽子'。标的拍高了难以变现,干着急;拍低了说我们贱卖涉诉财产--两头不讨好。还是让电脑程序说了算,法院少了是非,法官更加省心。”

  而短短半年,当该院司法网拍渐入佳境之时,网拍小组的成员感受到了比以往更为巨大的压力。

  这种压力首先来自于精力上的。网上司法拍卖中淘宝网充当的是拍卖平台和技术支持的角色,诸如关于拍卖物的调查、竞买人的咨询接待、拍卖物宣传资料的制作、拍卖方案的策划、拍卖规则的制定、拍卖成交的确认、竞买款项的催缴、拍卖标的物的交付等原本由拍卖公司承担的工作全部由法院来完成。此外,网拍小组成员还经常需要陪同竞买人去实地参观拍品。据统计,平均每起网上拍卖活动需额外耗费执行人员16个小时左右。网拍人手不足已成为不少法院叫苦不迭的问题。

  压力其次来源于专业性的要求。传统拍卖可以针对不同拍卖标的的实际情况,作出相应的拍卖策划,如一些冷门的、有瑕疵的拍卖标的,拍卖企业可以利用客户网络资源,策划拍卖活动,主动去寻找潜在的竞买人,而不是被动地等待竞买人的关注。一句话,淘宝拍卖不提供任何线下的服务,实际上司法网拍服务所需要的专业成本从很大程度上由拍卖机构转嫁给了法院。“司法拍卖的互联网化需要一个磨合过程。”王承杰回想起,一开始,法官们习惯于用车牌号、房产面积来描述参拍标的,但竞买人关心的汽车品牌、房产地段、户口情况等信息却往往被法官们所忽视。而现在,网拍小组的成员都或多或少的在自学一些互联网知识和营销常识。比如说,以往拍卖一些写字楼、办公间,往往是孤立的,一间一间进行拍卖,而现在他们则会根据企业需要整层楼或相对集中的办公区域的特性,将这些拍品打包拍卖,就极大地提升了拍卖的成交率。针对拍卖案件中原告大部分为金融机构、担保、小贷公司,而该类原告本身有一定客户群的特点,法院也会主动联系作为抵押权人的银行,在其内部信贷等客户群众进行拍品推广,从而招揽更多潜在竞拍者。

  就在记者采访的同时,全国不少法院都亮出了 “双11”的“促销广告”。有了去年的成功经验,今年该院网拍组对于“双11”寄予了更大的期望。缪伟告诉记者,自己和同事们已经加班了好几天,他们正在抓紧最后的时间整理参拍标的的材料,包括房、车的评估材料、影像资料以及“广告”(也就是拍品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