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欠工资工人堵厂门 执行法官一揽子解决矛盾
作者:陈香 朱益虎 发布时间:2015-10-29 浏览次数:558
10月27日上午,常熟市人民法院海虞法庭执行组办公室内,5名来自安徽的外来打工者满面笑容,开心地从法官手中接过汇款单。
“挺对不起法官的,以前我们感觉法官不重视案子,不帮我们强制执行,今天才知道,法官的解决方案才是最好的。” 签好字,拿着汇款单走出法庭,5人中最大的李某告诉笔者.
2014年初,李某等五人一起进入海虞镇某服装厂工作,合同期一年。在一年的时间内,工厂只发给工人基本生活费,其他的工资都暂扣着。2015年,合同期满后,工人向老板讨要工资,因工厂经营困难及一些食宿、水电费用的矛盾,服装厂老板并未将工资全部结算清楚。
2015年5月,5名工人至常熟市劳动人事仲裁委员会,要求劳动仲裁。仲裁机构经审理后,裁决服装厂于三个工作日内支付李某等5人一年的工资共计近20万元人民币。
仲裁生效后,服装厂并未履行义务,5名工人至常熟市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承办该案的执行法官说道:“收到案子后,我们就至该服装厂约谈企业主,要求他立即支付工人工资,但该企业主表示经营困难,实在无法一次性支付完毕。而另一边,5名工人情绪相当激动,一再要求法院立即查封服装厂设备,进行拍卖。”
经过两次约谈和走访,执行法官基本了解了企业的经营状况和双方矛盾所在:服装厂里的设备很少,且大多破旧,而且确实效益不好,欠发工人工资也是迫不得已;而工人们索要劳动报酬天经地义,但是在合同期满后,这几名工人均到另外的工厂工作,住却还是住在服装厂宿舍,而且一再闹事,堵厂门,阻碍服装厂的正常工作秩序,导致双方矛盾激化。
面对这种情况,执行法官陷入了两难境地,如果按照程序查封服装厂设备,将导致本来就举步维艰的服装厂彻底歇业,现在的工人失业、拿不到工资,继而引发新的诉讼。而即使将仅有的几台设备进行拍卖,有没有人接收是个问题,就算卖掉了,也不够这么多工人的工资,双方的矛盾将进一步扩大。可是如果不采取强行措施,5名申请仲裁的工人又天天闹着要钱,要求尽快拍卖设备。
在进一步做双方当事人工作后,执行法官有了新的思路,他决定“防水养鱼”,既要保住企业继续经营,又要让职工拿到钱,还解决双方存在的矛盾。
执行法官一面向企业主释明法律,要求他想办法解决工人工资,一边安抚工人情绪,并让他们不要闹事,保证服装厂的正常生产秩序。又经过多次做工作,企业主表示愿意想办法支付工人工资,但是要工人先搬出来工厂宿舍,结清楚食宿费用等。而另外一边,工人也表示,只要拿到钱,立即就搬出来。
就这样,执行法官一面让企业主尽快筹钱,一面帮助双方核算食宿费用,订立搬迁协议等。后来,在法官的协调下,工人与企业主达成一致意见,企业主将钱汇至法院账户后,工人们得到法官通知,就从宿舍搬出,食宿费用从拖欠工资款里扣。
10月26日,企业主经过筹措,将20万元工资款汇至法院账户,执行法官立即通知5名工人,5名工人于当晚全部搬出宿舍。
10月27日一早,5名工人即来到执行法官办公室,开心地领取属于自己的辛苦钱。
不仅仅是工人们开心,企业主也很满意:“法官帮我们解决了大麻烦了,我们不是不付钱,只是一时拿不出,这些工人却天天闹事,搅得其他人也没法干活,还赖着不肯搬出去。这下好了,我可以安心做生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