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浇灌鲜花 法官争送温暖
作者:洪春 发布时间:2015-09-01 浏览次数:2467
张家港法院的干警们在不断提高案件审判质量的同时,不忘履行社会义务承担社会责任。他们热心公益事业,积极关注弱势群体。在审理案件过程中经常遇到的一些家庭困难的当事人,或是从其他渠道打听到的一些处于生存边缘的人群,对于这些家庭里的孩子,干警们均纷纷争当社会爸爸和社会妈妈,踊跃捐助。他们希望通过每个人微薄的力量去感染其他民众,将爱心播撒到社会上每一个被人遗忘和忽视的角落。
锦丰法庭资助失学女生逾六年
锦丰法庭在十多年前处理了小唐父母亲的离婚案件。小唐在父母离婚后随父亲生活,因其父亲右手严重残疾,日常生活不能自理,两人仅靠政府发放的低保收入生活。由于入不敷出,小唐在2008年后曾一度辍学在家。锦丰法庭的干警们知道后,从2009年开始自发捐款资助起小唐来。他们每年都要在寒暑假到来时去看望小唐,给她带去资助资金、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鼓励她继续学习,保持对人生的乐观情绪。法庭还配备专人每月给其父亲打电话,询问小唐的学习和生活情况,随时掌握孩子的心态变化。锦丰法庭的李娟庭长更是将自己的私人手机号码抄在小唐家的墙上,告诉他们一遇到紧急的事情便可随时与她取得联系。李庭长还专门与村委会的主任联系,嘱托村里一定好好关心小唐一家。在大家的无私帮助下,小唐的学习成绩稳步上升,去年考上了昆山硅湖职业技术学院,并如愿以偿选读了她最喜爱的机电一体化专业。2015年8月26日,李庭长率领两名干警又特地赶到小唐的家中,给她送去了开学的学习用品。已成为大学生的小唐跟李庭长说,一定认真学习,毕业后找份固定的工作好好赡养一生疾苦的父亲,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回报社会。
金港法庭常年资助两名单亲孩子
小顾的母亲因患重病于2009年10月病故,父亲则在一家企业工作,家中尚有无固定收入的年老体弱的祖父母,且祖母患有老年痴呆症,生活不肯自理。全家生活来源完全依赖在企业上班的父亲的一点微薄收入。2010年,小顾的父亲生病住院,全家一下子陷入困境。小林的遭遇也大同小异。他尚未出生时父亲就因车祸离世,母亲生下他后便改嫁他人。小林一直随祖父母生活,但两老人无固定收入,仅凭着两亩三分田的日益劳作供养孙儿上学。随着岁月流逝,两位老人年事渐高,生活也越发难以为继,原本开朗的小林也变得内向起来。
金港法庭在2011年偶尔与当地妇联搞活动时,听说了小顾和小林的事情。时任庭长李清泉同志当即表示愿意资助这两名孩子。回去后其他干警也听说了,都争先加入资助行列。之后,李庭长因工作需要调离金港法庭,继任的刘志东庭长一如既往进行着资助事宜。自2011年起,金港法庭的干警们已资助两名孩子共计三万余元。他们出去办案的时候,还不忘给两名孩子带上小礼物。如果节假日有空,就自己开车去看望两名孩子。今年,小顾顺利考上了职高。小林的奶奶则在不久前特地打电话给刘庭长,告诉他小林已经恢复了原先开朗的性格,这个学期还获得了三好学生的称号……
法警大队扶贫济困大学生
小杨是个品学兼优的孩子,母亲常年卧床不起,父亲是一家公司门卫。全家为了医治小杨母亲的疾病,耗尽了所有积蓄,同时还向举债很多。张家港法院的一位陪审员是小杨一个村的邻居,在2011年参与某个刑事案件开庭的间隙,偶尔与当时在法庭执勤的法警大队副政委黄进杰说起了这件事情。黄政委当时就放在了心里,在庭后问陪审员要了小杨家的地址后,几天后和其他法警悄悄去了一趟小杨家里。大家看到小杨家里家徒四壁的样子,心里都不是滋味。回去后,法警队马上召开全体会议,倡议大家与当时还是高一的小杨结成帮扶对子,每位法警都表示将一直资助小杨直到考上大学。三年来,法警们陆续资助了2万余元,小杨也于2013年如愿考上了常州的一所大学。但法警们没有放弃助,而是一如既往地继续资助下去。今年开学之际,当得知小杨的父亲所在单位经济效益滑坡的情况后,分管院长顾海斌带头捐款,并于8月26日带领数名法警一起将五千余元款项及部分书籍送到小杨手中,并嘱咐他好好学习,努力完成大学的学业。小杨父子拉着顾院长的手,当场留下了热泪。
办公室资助弱龄女童
11岁的小徐即将升入四年级,小姑娘乖巧漂亮,成绩优异。小徐的父亲是厂里普通工人,收入不多,母亲则开了一家小的理发店勉强增加开支。今年,小徐父亲生了一场重病,家庭开支顿时捉襟见肘起来,即将开学的学费都成了全家人的一大心事。张家港法院办公室的丁中群主任偶尔知道这件事情后,决定开始对小徐进行资助。她的建议获得了同事们的响应。大家特地购买了衣物和书籍,于休息日连同慰问金及时送到了小徐手里,小徐拉着阿姨们的手一时竟有些哽咽起来。大家祝愿小徐的父亲能早日康复,并表示将一如既往尽绵薄之力帮助小徐念完小学、中学直至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