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台诱惑小广告 引得众人进圈套
作者:吴光磊 发布时间:2015-08-13 浏览次数:492
在日常生活当中,类似“牛皮癣”式的招工小广告随处可见。这类打着高薪酬、高福利旗号的用工单位大都没有办理合法正规的工商登记手续,相关资质得不到保证,求职者倘若不加辨别,极易造成难以估量的财产损失。近日,虎丘法院就审理了一起虚假广告诈骗案。
今年春节过后,籍贯宿迁农村的王明来到苏州,希望找到一份待遇好的工作。跑了几个招聘会,王明都没有找到称心的岗位,顿时略感失落。一天中午,王明在高新区何山路某公交站台等车的时候,无意之中看到墙上有一则招聘酒店服务员的广告。想到自己曾在酒店里打过工,相关服务经常接触,应该能够驾轻就熟。除此之外,广告最后“寂寞富婆渴望猛男”、“日薪3000”等内容更是让王明下定决心去一试身手。王明由于家境贫寒,已过而立之年的他至今还是单身,导致一些正常的生理需求得不到满足。而眼前的这个工作既可以解决自己的经济问题,又能够满足自己的性需求,堪称完美。倍感欣喜的王明随即拨通了联系人的手机。电话中一个自称张经理的人让他到苏州工业园区的一个五星级酒店面试。刚赶到目的地门口,王明就接到电话,说他已经被暗中观察过了,已被录用,之后便要求他汇500块钱服装费到指定账户。汇款之后,自称张经理的人表示次日会有专人给他安排具体工作。第二天上午,王明又接到一个自称李经理的人的电话。此人表示,所谓的酒店服务员的工作就是常驻一些高档酒店为一些富婆充当性伴侣,每介绍这样一单业务给他,酒店需要拿2000元的提成,之后跟客户联系及交易由王明自行完成。当再次汇款之后的王明赶到市区某酒店的二楼房间时,发现根本没有什么富婆,然而当他准备打电话询问情况时,发现对方手机已关机。此时的王明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恍然大悟的他立即向公安机关报了警。最终警方在高新区的一个出租房内将犯罪嫌疑人黄波抓获。经过警方调查,所谓的“李经理”、“张经理”系黄波同一人,只是在与被害人电话联系时使用了变声器进行伪装。除了王明之外,黄波还运用同样的方式在苏州地区成功诱骗到十余人,涉案金额共计达到29000余元。之后,当地检察院以诈骗罪向虎丘区人民法院提起公诉。
虎丘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黄波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手段,流窜作案,多次骗取他人财物,数额较大,其行为已构成诈骗罪,依法判处有期徒刑一年三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二千元。
【法官提醒】 在城市人口集中的区域运用广而告之的方式提高关注度现已成为劳动密集型企业招揽人才的一种普遍做法。求职者在此过程之中需注意以下几点:一、要实地了解用工单位的具体情况,包括办公地点的位置、人员机构组成、有无工商营业执照等等;二、在签订正式的用工合同、协议之前不要轻易给未经核实的用工单位及其负责人汇款;三、要对用工单位的业务范围进行了解,如有违反法律法规的情况,须提高警惕,并及时上报给相关执法部门,以确保自身权益不受侵害。(文中出现人名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