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至6月份,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法院执结各类案件1972件,其中完全执结1053件在全市第一,完全执结率达到64.09%,比上年提升了8.41个百分点,执行到位标的94636.8万元。在日前召开的徐州市法院执行工作会议上,铜山法院专门介绍了常态化集中执行工作经验。

  全天奔跑的常态化集中执行

  2月15日早晨5点多,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打破了铜山区棠张镇一处院落的宁静。睡眼惺忪的王某透过门缝,看到朦胧夜色中的警车和法官,拔腿就往屋后跑去。哪料其刚翻墙而出,就被“恭候”在院墙外的执行人员抓了个正着。慑于法律的威严,这名长期与法官“躲猫猫”的被执行人王某联系亲友,一次性付清了3万余元执行款。

  这是铜山法院集中执行的一幕,当天早上4时起,执行局8个执行小组的干警,分别从院本部和三个人民法庭出发,利用春节期间被执行人相对好找的有利时机,对躲避执行、拒不履行义务的当事人,集中开展拘传、拘留和搜查工作。至当日下午2时,共拘传、拘留被执行人17人,执行到位款项112万元,完全执结或达成执行和解33件。

  针对执行工作案多人少、人员老化、积案增多等问题,铜山法院今年初优化了执行资源配置,抽调8名年轻法官充实到执行第一线,还先后招聘两批20名法律专业背景的执行助理,使全院直接从事执行工作的人员84人,为常态化的集中执行提供了人员保障。

  进入4月份以后,该院根据辖区范围较大的具体情况,采取驻点逐村执行的方法。执行干警集体驻扎在远离机关和法庭的大许、柳新、三堡等镇,对驻地周边形成辐射,分别用7至10天的时间,每天凌晨四五点开展行动,全天以执行小组为单位多次出动,逐村对执行案件进行拉网式清理,一些债务人慑于法律威严和执行力度,主动履行义务或与申请人达成执行和解协议。

  对社会影响重大的案件,集中全局力量执行。民营企业江苏龙远钢铁厂经营不善停产数年,拖欠执行标的近2000万元,但实际控制人远在浙江,始终对执行法官避而不见,又因其他债务纠葛执行数度受阻。2月3日,主持工作的执行局副局长杨刚华带领67名执行干警到该厂强制执行,邀请人大代表和检察机关现场监督,依法扣押处置了2台挖掘机、10台装载机、2000吨面包铁和1200吨焦炭等物品,向30多名权利人进行了集中兑现,展示了铜山法院集中执行的声威,央视《经济与法》记者现场采访并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播出。

  铜山法院的执行模式由执行法官“单兵独斗”改为执行小组“集体行动”或全局“兵团作战”,执行时间调整到“黎明突袭”为主,“一月一次大执行,一周四次小执行”。常态化的集中执行成效明显。据统计,今年以来,全院集中执行238次,出动警力2371人次,现场拘传739人,拘留116人,7案12名被执行人涉嫌拒执犯罪移送公安机关侦查,4案5人被追究刑事责任。通过集中执行完全执结案件587件,占到完全执结案件总量的55.8%。

  密不透风的信息化执行网络

  “我通过执行110提供被执行人汪某车辆在贾汪的信息,承办法官仅仅用了半个多小时就赶到50公里外的现场,成功扣押了货车,迫使被执行人履行了义务。”谈到自己案件的执行,70多岁的徐州市民陈某对铜山法院的办案效率一直赞不绝口。

  立足于信息化建设破解执行难题的理念,该院投资400余万元,建成了全省一流的执行指挥中心,兼具执行指挥、执行查控、执行威慑、案件管理、司法网拍和执行公开六大平台功能,还为八个执行小组配置了4G单兵执法仪及车载记录仪,为每位执行干警配置了执行记录仪,使执行信息处置更及时,应急反应更迅速,指挥决策更科学。

  设立于诉讼服务中心的大屏幕触摸屏,当事人可以自助查询执行相关信息,能够看到执法记录仪记录案件的执行录像,实现了执行信息全面动态公开。

  依托执行指挥中心的信息化系统,该院建立了与工商、房管、国土、金融、车管等多部门点对点网络互动查询平台,今年以来,通过这一平台,查询被执行人车辆、房产、股权信息4000多条次,办理查封手续1510件次,直接获得被执行人存款信息873条,有效冻结或扣划执行款4000余万元。同时,完善了被执行人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将被执行人名录与公安、工商、金融、机场、高铁等信息系统对接,实现与联动单位之间的信息互通共享,构成了一张疏而不漏的“天罗地网”。

  今年4月15日,失踪两年的被执行人李某意外出现在执行法官办公室,满面愧容一次性偿还了全部执行款,并申请法院将其从“黑名单”中删除。原来,李某早年在徐州开了一家公司,因资金运转困难,先后向他人多次借款,欠款本息达220余万元。债权人将其起诉到法院,李某却人间蒸发,执行法官将其信息录入全国法院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实际上,李某并非没有偿还能力,当年为了躲债离开徐州后,他和几个朋友在北京合开了一家广告公司,身家已有好几百万元。对于与赵某的纠纷,李某总抱有侥幸心理,觉得北京离徐州那么远,法院拿他没办法。4月14日,他准备陪同公司老总到外地出差,结果在购买机票时被告知因其被法院列入黑名单,无法购买机票。李某这才知道“玩失踪”是躲不过法院执行的,决定立即回徐州处理这个事,结果高铁票也不能买,动车票和硬座票又售完了,只好一路站了10个小时连夜回到徐州……

  此外,铜山法院还在新闻媒体以及微博、微信等自媒体曝光失信被执行人10批58人, 2000余名被执行人纳入了全国法院执行管理系统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不落窠臼的警务化执行模式

  6月16日清晨,张集法庭执行组在执行一起标的仅2300余元的雇员损害赔偿案件时,被执行人刘某拒不履行义务,亦不如实申报财产,其家人哄闹执行现场,刘某的父亲、弟弟推搡执行人员,强行阻止对刘某采取拘传措施。参与执行的法警根据执行负责人的决定,对刘某父子三人拘押至法院,迅速控制了事态发展。当天,刘某父子三人分别被拘留罚款,执行标的也如数到位。

  这次暴力抗法事件能够得到快速妥善处理,离不开法警协助执行中队的强力保障。

  着眼尽快实现当事人合法权益、有效解决执行难题这一目标,该院创新执行模式,强力推行执行警务化。除每个执行组配备一名法警协助执行外,还组建了法警执行中队,由警队政委具体负责,选调了9名法警、辅警,全力配合各项执行活动,同时,制定执行应急预案,多次进行执行预警演练,提高处理突发事件能力。

  有了法警参与的强大保障,铜山法院高密度的开展凌晨出击、饭空蹲守、夜间执行、节假日执行等“执行风暴”,常态化的集中执行让“老赖们”无处遁形。

  上半年,法警执行中队配合开展强制执行活动196次,参与搜查,拘留拘传当事人472人次,直接促成415件案件执结,及时处理各种突发性事件25件。

  “在当前社会诚信体系不完善、司法权威不够高的现实下,铜山法院这种常态化集中执行的执行模式,对于切实破解'执行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铜山经验,我们徐州两级法院要以铜山法院为榜样,继续改进和完善常态化集中执行机制,尽全力维护老百姓的合法权益!”面对记者采访,徐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执行局长刘慎辉如是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