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年旧案得执行 机智法官暖民心
作者:胡俊 丁琦 发布时间:2015-07-10 浏览次数:430
近日,丹徒法院执行局副局长段为东收到了一封当事人老李寄来的感谢信,字里行间充满了对法院司法为民的满意和对法官的敬佩感激之情。这还要从一桩十五年前的刑事附带民事案件说起。
2000年,老李的爱人刘某因与邻居金某产生纠纷而相互辱骂,继而纠打。刘某羞愤难平,让丈夫找村干部反映情况,自己一时想不开竟喝农药自尽。悲痛欲绝的老李将金某夫妇告到丹徒法院,要求赔偿自己的经济损失。在刑事法官的释法析理、耐心调解下,双方最终达成调解协议,由金某夫妇赔偿老李15000元。
谁曾想,金某一家突然搬走,人间蒸发般再无音信。心急火燎的老李只得来到丹徒法院申请执行。经过查询,被执行人没有下落,名下也无任何财产,执行陷入僵局。悲苦交加的老李艰难抚养一双儿女,盼着案件执行能有转机。
但丹徒法院执行局并未放弃,每年的“清积行动”、“集中执行专项行动”都会对案件进行恢复执行,寻找当事人,查询财产,可一直没有进展。老李的日子依旧艰难,靠吃低保过活,两个孩子又先后考上大学,生活的担子日益沉重,可案件的执行依然没有进展。
6月,该院的集中执行专项行动又开始了,老李的案件分到了执行局副局长段为东手里。段局长从细节入手,向老李详细询问了被执行人的个人及家庭情况,着手展开搜寻工作。经过多方辗转查询,终于发现了被执行人金某儿子的住址,并立即赶赴当地。段局长先到小区物业管理对该住户进行调查核实。在确认无误后,为免打草惊蛇,段局长请物业管理人员先上楼敲门,发现只有金某和孙女在家。段局长耐心做金某的思想工作,可金某三缄其口,一言不发。段局长一边继续做工作,一边思忖寻找其他突破口。见角落有部电话,他示意书记员暗中查阅通话记录。获得联络方式后,通过电话多次与金某的儿媳取得联系,不厌其烦对其释法析理。经过锲而不舍的努力,被执行人方终于同意履行义务,并一次性交纳了全部款项,该起陈年旧案终于顺利执结。
“执行是实现判决结果的手段。但在日常工作中,经常会遇到这样那样的瓶颈,导致案件难以执结。”段局长说,“因此我们不仅要有为民之心,还需要靠机智,用技巧,才能解开难题,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