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发布江苏法院金融商事审判工作情况(2024年1月至2025年8月)。2024年至2025年8月,全省法院新收一审金融商事案件66万余件,涉案标的额超过5600亿元;审结一审金融商事案件61万余件,涉案标的额近5100亿元。新收一审案件数量居前5位的金融商事案件类型为民间借贷纠纷、金融借款合同纠纷、保险纠纷、追偿权纠纷、融资租赁合同纠纷。

据了解,全省法院共审结一审融资租赁合同纠纷、票据纠纷、保理合同纠纷等案件1.6万件,涉及金额近240亿元,助力民营经济、中小微企业有效利用自身资产资源获得融资。全省法院共审结一审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件18.7万件,涉及金额2400亿元,在案件审理中对违约金、罚息、复利等一体认定,严格把握金融借款利率司法保护上限,实质审查金融机构发放贷款时以提供服务为名收取的服务费,对于质价不符的服务费依法不予认定,有效降低民营经济、中小微企业融资成本。全省法院坚持对资本市场违法行为“零容忍”,严厉打击欺诈发行、财务造假、内幕交易、操纵市场、违规减持等行为,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依法审结证券监管部门查处的“互动易平台”信息披露违法第一案,上市公司利用“互动易平台”等自愿信息披露平台从事误导性陈述违法行为,发布的内容刻意制造歧义,具有“蹭热度”的主观意图。苏州法院依法认定上市公司及该虚假陈述行为直接负责人员对投资者损失承担赔偿责任,有力震慑此类虚假陈述行为,切实保护了投资者合法权益。2024年,全省法院先后推动3家A股上市公司脱困重生,有效避免公司退市,保住上下游企业1.2万余名职工就业,依法维护1380余户债权人和5.82万户投资人权益。全省法院坚持审理与治理并重,进一步推进纠纷源头治理工作,共向有关管理部门、行业协会、金融机构等发送40份金融工作司法建议。

江苏法院将继续立足金融审判职能,围绕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三项任务,聚焦保障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切实增强金融审判使命担当,依法审理各类金融商事案件,不断完善专业化金融审判机制,引导金融精准服务科技创新、民生福祉、绿色发展等关键领域,为推动江苏金融高质量发展贡献司法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