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小就特别羡慕法官,从包青天到东京审判乃至香港电影“大法官”里法官的威严形象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记忆,我一直梦想长大后也能当一名法官。2014年我报名申请担任人民陪审员,经审核,我有幸被姑苏区人大任命为区人民法院人民陪审员,我非常高兴,应该说人民陪审员间接圆了我一个法官梦。

  2014年我从社区工作的岗位上退休了,近15年的基层社区书记的工作经历和对法律工作的钟情,我自信能当好人民陪审员,我在学习中进步,在实践中成长,从最初的忐忑到现在的逐渐沉稳,至今已经陪审了十几个案子。

  打开记忆的闸门,应该说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我陪审的第二个案子,一个行政诉讼案,是一个公民要求相关部门信息公开的诉讼。由于是“民告官”的案件,再加上该诉讼有点敏感性,开庭时旁听席上来了好多原告的支持者,场面有点热闹。

  开庭按程序进行,当审判长问道:对法庭上述合议庭组成人员,当事人是否申请回避?我知道一般情况下这是个过场,原被告都不会申请回避。但出乎意料, 原告提出:我申请回避! 审判长:你申请谁回避?  原告:我申请审判长和审判员回避!这一法庭上难得一见的场景在我眼前发生,我愕然。原告要求的理由竟然是:审判长没有让他那个不符合公民代理人资格的代理人参加诉讼,说审判长有失公允,不相信合议庭会公平审判此案。旁听席上也随有嘘声。我愕然之际,法官却应答有度,很好的控制了场面。随后法庭按程序休庭,再开庭,又因原告的身体原因再择日开庭。我在感慨行政诉讼法官难当的同时,不禁赞叹审判长的应答自如和法院应对举措得当。

  因为案子情况比较特殊,作为合议庭成员的我,尤为认真的参与了整个过程,在合议时也认真发表评议了意见。案子最后以支持原告诉请结案。

  这个案子已经过去多时,但留给我的思索和感悟却是不少:1、那个原告为什么反复和法庭拧着,我认为主要还是不相信法庭的公正性,尤其是这类“民告官”的案子。作为陪审员我们要用自己办案的案例来宣传法律和绝大部分法官的公正,这样或许会少一点误会和波折。2、有人说人民陪审员是摆设,是只陪不审,我绝对否定,就这个案子而言,审判长在合议时特意让我先发表了意见,合议庭成员也反复进行了评议,然后形成了合议。3、我现在是这样理解人民陪审员工作的,陪审公正可理解为:陪主要体现陪审员在办案过程中的监督作用,共同实现案件办理过程的公正、透明。审主要体现陪审员在办案过程中以百姓的角度大众的视野来参与来发表见解。

  人民陪审员不是法官,我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像法官那样精通和掌握高深专业的法学理论,但我们一定要充分运用自己的学识、经验、判断力和对社会法律公平的信仰追求来认真履行我们的神圣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