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联动 泉法护航 | 为“彭城七里”擦亮法治底色
作者:徐州市泉山区人民法院 发布时间:2025-10-10 浏览次数:352
为贯彻落实《徐州法院服务保障文旅市场高质量发展六条司法举措》,保障和促进徐州“彭城七里”文旅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充分发挥人民法院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大局职能作用,近日,徐州市泉山区人民法院联合徐州市云龙湖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区司法局成立“泉法护航”文旅融合法庭暨文旅纠纷矛盾调处中心。
专业筑基+高效服务:精准破解文旅纠纷“急难愁盼”
作为聚焦文旅领域纠纷化解的特色法庭,“泉法护航”文旅融合法庭主动回应文旅市场司法需求、以专业司法力量为文旅产业保驾护航,以“专业解纷、高效服务”为核心定位,组建了由法官、法官助理、人民调解员构成的专业化审判团队。其中调解员均具备文旅行业服务或纠纷调解经验,能更精准把握旅游合同、景区安全、消费维权等领域的争议焦点。
“文旅纠纷往往具有‘时效性强、游客异地维权难’的特点。”泉山法院民一庭法官孙通介绍道:“为破解游客急难愁盼问题,法院明确了‘调解优先、速审速判’的工作机制,充分依托智慧法院建设成果,为纠纷化解提速增效。”
据介绍,法院对事实清楚、争议不大的纠纷(如门票退费、住宿服务不符约定等),由调解员快速开展先行调解;调解不成的,立即转入速裁程序,有效缩减平均审理周期。此外,法院开通了线上立案、远程调解、电子送达等线上服务,异地游客无需往返法院,仅通过手机端就能完成纠纷提交、证据交换、调解协商等环节,显著提升了司法服务效率与群众诉讼满意度。
协同联动织密化解网格:“调判衔接”跑出纠纷化解加速度
为进一步织密文旅纠纷化解网络,泉山法院与泉山区司法局文旅纠纷矛盾调处中心深度联动,搭建文旅纠纷“一揽子调处”绿色通道,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灵活、高效的优势,邀请景区工作人员、文旅行业专家共同参与调解,从行业规范、游客需求等多角度出发,帮助双方化解矛盾、达成共识,从源头减少诉讼案件。
今年8月,泉山法院在审理云龙湖风景区某码头经营权纠纷时,通过“调判衔接、多方参与”的解纷网络,坚持全程府院联动,共同研判协商化解对策。在深入倾听双方诉求后,法院及时调整审理思路,同意当事人自行委托鉴定机构进行涉案资产评定,并对案涉资产先后4次现场勘验,清点游船数量、核实设施损耗。
结合鉴定结果、类案规则及景区实际,法院组织双方进行多轮针对性调解,既讲法律依据,也顾念景区经营与当事人实际需求。最终,双方达成调解意见并履行完毕。码头、游船等资产后被市文旅单位接收,在暑期游客高峰期到来之前实现恢复经营,这起文旅纠纷仅用27天就画上了圆满句号。
主动预防筑防线:从个案化解到全域规范守护文旅安全
泉山法院不仅聚焦已发生的纠纷,更注重多措并举推动文旅行业风险预防,实现“办理一案、规范一片”的治理效果。
此前,法官在审理刘某与某度假村有限公司身体权、健康权纠纷一案时发现,度假村管理方在经营中存在管理漏洞,未对消费者尽到安全保障义务,致使刘某受到损害。案件审结后,法院向当地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发出司法建议书,建议相关部门督促该度假村有限公司完善内部安全保障义务并加强培训学习,同时牵头建立保险理赔协调机制,规范旅游市场的服务行为,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该份司法建议很快被文广旅局采纳并落实,为当地文旅经济的健康发展筑起了安全屏障。
同时,泉山法院也充分发挥景区内法律服务驿站的地理优势,常态化开展普法宣传活动,以多种形式普及旅游合同签订、消费者权益保障、景区安全责任等法律常识,引导游客依法维权、经营者诚信经营,推动形成“事前预防、事中化解、事后规范”的文旅纠纷治理闭环,助力区域文旅产业不断提升服务品质,为文旅高质量发展筑起坚实可靠的司法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