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是未成年人成长成才的核心场域,保护未成年人不仅关乎千家万户的幸福,更是支撑国家长远发展的战略任务。” 9月26日下午,南通通州法院党组书记、院长黄卫在全区中小学党组书记、校长(园长)研修班上授课,以司法实践为镜,为校园法治建设注入深刻启示。

课堂上,黄卫结合现实情况和典型案例指出,当前校园治理已面临“网络、家庭、校园、社会”多维度风险叠加的挑战。针对校园法治建设中的关键症结,黄卫建议,要规范惩戒与事故处理的标准,划清权责边,做到依规惩戒、依法定责、依法化解。要防控欺凌风险,构建“认定-排查-干预”闭环,将网络欺凌、隐性孤立纳入监测,实现全流程管控,守住安全底线。要压实教职工强制报告责任,用制度警示所有教职工“不敢瞒、不能瞒”。为避免“问题少年”的不良行为在干预缺位中滑向违法犯罪,黄卫提出,可通过建立“分级评价-特殊教育衔接-家校社司协同”机制,帮助其纠正偏差行为、获得针对性引导、重拾人生方向,平稳回归校园与社会。

“依法治校不是冰冷的规则,而是有温度的保护。”黄卫强调,在法治校园建设的进程中,“保护学生权利”始终是依法治理的核心要义。尊重学生人格尊严、保障学生受教育权,在规范秩序与守护成长之间找到精准平衡,以人文关怀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才能真正实现“以生为本”的教育治理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