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如皋法院执行局强化“执行+法庭”联动机制,与白蒲法庭携手化解一起涉土地租赁纠纷案件。

拖欠款项

顾某承包某村十余户农民的集体土地做养殖生意,约定租金每年共计6万余元。然而,因经营不善,顾某连续两年拖欠租金,村委会多次催要无果,诉至白蒲法庭。据白蒲法庭法官助理朱添奕介绍,被告一直不愿出面解决问题,审理一时难以推进。

另一边,涉及顾某的一起欠款纠纷进入了执行,执行干警陈路遥接手该案。顾某逃避接听电话并拒收执行文书,企图拖延执行。“案件办理过程中,我在查询关联案件时,发现了顾某的这起审理案件。”对此,陈路遥表示,“如果能够找到顾某的行踪,说不定能够解决在执的案件,还能帮助村里化解矛盾。”

审执携手

为妥善化解涉顾某的多起纠纷,陈路遥立即与审理法官联系,启动“执行+法庭”联动机制。多次登门突击后,顾某被传唤至法院。

 “生意上一时不顺在所难免,但这样逃避执行不是个办法,要是上了失信对你做生意更是会起负面影响……”执行谈话室内,陈路遥的一番话打消了顾某的侥幸心理,他四处筹款并积极联系申请执行人协商还款。

当场履行8000元后,顾某坦言:“法官,你说的一席话点醒了我,我跟村里还有一起土地租赁纠纷,我听你们的建议,看看能不能协商一起解决”。

妥善解决

“这地是农民的,大家年年盼着这租金,你电话不接,也不出面解决问题……”原告村委会负责人表示。

“刚刚陈法官已经批评过我了,周主任,你再给我一次机会,我这两年确实困难,但我保证今年肯定不会拖欠租金了。”顾某语带歉意。

经过多轮调解,在审理法官的主持下,双方当事人交换证据并发表意见,最终,村委会当场把“解除合同”的诉讼请求变更为“继续履行合同”,顾某承诺将于近期履行部分租金,剩余款项分期履行,并在租期届满后自行将土地复垦交还村里,双方当场签订书面调解协议。

该案的成功化解,不仅是如皋法院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生动缩影,更是“执行+法庭”联动机制优势的充分彰显。下一步,如皋法院将继续强化部门联动,整合社会多方力量,将土地、邻里等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