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二.jpg

图一.jpg

为庆祝“两山”理论提出20周年,深入践行“美丽中国我先行”理念,在全国生态日前后,江苏盱眙法院洪泽湖流域环境资源法庭以司法之力护航生态文明,聚焦非法捕捞治理关键领域,将庭审现场搬进洪泽湖畔、村居社区,开展“庭审+普法+教育”三位一体巡回审判活动。通过典型案例明晰法律边界,以沉浸式体验强化法治意识,凝聚起“共护大湖碧水、严守禁渔红线”的社会合力,让司法效能真正成为洪泽湖生态保护的“源头活水”。

专题巡回,织密跨域生态法治防护网。为深化洪泽湖流域非法捕捞违法犯罪打击工作,法庭以洪泽湖为核心,集中力量对发生在泗阳、金湖、洪泽、盱眙等流域的4起非法捕捞案件进行专题巡回审判,将司法触角延伸至流域一线,着力形成“审理一案、教育一片、震慑一方”的辐射效应。

这4起案件中的9名被告人,因在禁渔期使用三重刺网、电捕等破坏性方式捕捞,不仅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更需承担生态环境修复费用。法庭在巡回审判过程中结合案情释法明理,将“非法捕捞必受惩罚”的信号传递至湖区每个角落,让“保护生态就是守护生计”的理念随巡回脚步深入人心,有力推动普法成效跨区域延伸、全面性覆盖。

法治育苗,培育未来生态守护力量。青少年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未来主力军。法庭创新开展“沉浸式”生态法治教育,联合辖区学校精心打造模拟法庭,引导青少年通过角色扮演,亲历非法捕捞案件庭审全过程。严格的司法程序体验,让抽象的法律条文转化为直观认知,让“破坏生态必担责”的意识深植于心。这种“靶向式”培育,不仅播撒下“生态保护始于心、法治践行见于行”的种子,更培育了一批知法、懂法、护绿的“未来生态守护者”,为流域生态保护筑牢长远根基。

从巡回审判的警示震慑,到校园普法的润物无声,洪泽湖流域环境资源法庭以司法担当践行“美丽中国我先行”的使命。生态保护非一日之功,唯有以法治为笔、以担当为墨,持续绘就“惩治犯罪、修复生态、全民守护”的闭环图景,方能让洪泽湖碧水长流、生机永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