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十块钱就能买到一套注册会计师教材电子版”,这样的“好事”背后可能藏着法律风险。近日,靖江法院审结一起著作权侵权纠纷,卖家因在网上售卖盗版注会教材电子版,被判赔偿出版社万余元。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是2023年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辅导教材的专有出版权人,这些教材包括《会计》《审计》等6本,由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编写,正版定价从67元到103元不等。

2023年4月,出版社发现赵某在其经营的网店上低价销售这些教材的电子版,一套只要30多元,消费者购买后由店铺客服通过百度网盘进行分享。出版社随即固定证据,发现这些电子书籍与其出版的正版图书内容完全一致。因出版社持有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的授权,有权以自己名义对图书的复制权、发行权、改编权及信息网络传播权进行维权,于是出版社将赵某起诉至法院,要求赔偿1.8万元。

赵某辩称,自己的网店早在2023年11月就关闭了,其销售的并非纸质图书,所有商品均为PDF版本资料,且是从其他店铺购得。赵某认为,自己的行为不构成侵权。靖江法院认为,案涉正版图书属于我国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根据图书的封面页、版权页显示信息,可以认定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享有案涉图书的著作权,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经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授权,有权以自己名义进行维权。而网店经营者赵某未经出版社许可,在其店铺中将出版社享有著作权的案涉正版图书电子版以低廉价格对外销售,并通过网盘发送的形式进行传播,获取非法利益,侵权了出版社享有的发行权和信息网络传播权,应当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最终,法院综合考虑案涉正版图书的独创性、定价、数量、侵权商品销量、持续时间等因素,判决赵某赔偿出版社1.08万元。

法官提醒:《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明确规定,未经著作权人许可,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作品的,属于侵权行为,应承担赔偿责任。法院提醒,无论是实体书还是电子书,销售前都要确认是否获得合法授权,切勿心存侥幸,否则可能面临法律追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