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泽法院打造道交纠纷化解“快车道”
作者:淮安市洪泽区人民法院 石如玉 郑雪峰 发布时间:2025-08-08 浏览次数:114
为进一步凝聚道交纠纷化解合力,推动道交纠纷源头治理、高效化解,近年来,洪泽法院坚持纠纷预防与化解并重,以集约高效、便民利民为目标,推进交通事故纠纷更好更快解决。
多方参与,打造一体化处置平台
面对持续攀升的案件数量与复杂交织的矛盾纠纷,单一力量难以应对道交案件化解的系统性挑战。为此,洪泽法院主动打破壁垒,将多元力量编织成一张精密协同的解纷网络,会同公安机关、司法行政机关在交警队设立道交纠纷一体化处理中心,将公安行政调解、保险公司行业调解、法院司法调解贯穿全程,由法院选派专人在该中心负责道交案件调解工作。
2025年以来,该中心成功调解130余件道交案件,大量纠纷获得高效化解,为当事人减轻了诉累。
负责道交调解的法院工作人员吴国祥深有感触地说:调解不是什么冰冷的责任计算器,而是世道人心的温度计——把冰冷的磕碰、无情的追责、转圜成带着人情味的体谅与善良,调和好情理法的辩证统一才能精准地在僵局里找到化解之策。
调诉结合,快速高效解纠纷
每一起道路交通事故背后,不仅财产损失,更是当事人深陷赔偿争议泥沼的焦虑、漫长诉讼等待的煎熬。进入诉讼程序,虽意味着争议走向司法裁判,但这并非终点,而是解决纠纷的新契机。通过每一起案件的处理,实现法律上的定分止争,也传递司法上的关怀与温度。
在一起非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中,某中学生鲁某某因骑行电动自行车时未按照规定行驶,碰到前方的行人谷某,造成谷某受伤,后交警部门认定鲁某某负事故全部责任。因双方对谷某的赔偿事宜未协商一致,谷某遂将鲁某某和其父母鲁某、陈某一起诉至法院,并向法院申请财产保全,因银行卡被冻结,鲁某某的学费无法缴纳,其父母十分着急。法官了解了相关情况后,考虑到鲁某某尚在上学,为了让其能早日安心投入学习,法官立即组织双方开展调解,在充分听取原、被告双方诉求的前提下,经过多次沟通,最终达成调解,被告当场向原告给付全部赔偿款,该纠纷得以成功化解。
洪泽法院始终将调解贯穿诉讼全过程,以法为据、以理服人、以情感人,2025年以来,洪泽法院共审结交通事故案件240件,调撤107件,调撤率44.58%。
预防前置,源头减少道交事故
在处理交通事故案件过程中,法院发现学生骑电动车造成的交通事故呈现高发态势。该类案件不仅给学生造成了损害,也对学生家庭造成一定影响,有的学生因受伤贻误学业,还有的因需赔偿损失给家里造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为加强此类案件源头治理,洪泽法院组织干警赴学校,以身边的真实案件为例,为学生开展交通安全宣讲,提升学生们的交通安全意识,从源头上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洪泽法院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延伸司法职能,开展“模拟法庭”等互动课程,制作短视频、手册,向学生、家长解析闯红灯、戴耳机骑车等高发不规范驾驶案例,让学生直观感受违规行驶后果,并向家长推送事故典型案例及法律责任指引,明确其监护职责。
洪泽法院将坚持以多方共治、多元解纷为手段,通过制度创新、司法赋能,促进纠纷化解端口前移、力量聚合、流程再造,全面提升全区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纠纷一体化处理工作质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