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教室里的窗帘在七月的暖风中轻晃,当操场边的香樟叶被阳光镀上金边,当树枝上的蝉鸣逐渐织成交响乐,属于同学们的暑假正悄然临近。

为守护未成年人度过一个平安、健康的假期,近日,徐州市泉山区人民法院少家庭法官助理张楠前往少华街第三小学(雨润分校),在学期末结业典礼上以真实案例为引,为全校师生及家长送上了一堂干货满满的暑期安全课,从法律与安全双维度筑牢暑期安全防线。

警惕溺水:守住生命的蓝色防线

夏日天气炎热,许多同学会结伴去戏水纳凉,但清凉的水域也可能暗藏危险。张楠告诫同学们不私自下水、不结伴野泳、不盲目施救,特别强调遇险情应立即呼救或拨打110,用科学方式守护生命。

交通出行:文明是最好的护身符

步行需走斑马线,骑行严守年龄线(12岁禁骑单车、16岁禁骑电动车),乘车系好安全带——这些看似简单的规则,实则是守护出行安全的“金钟罩”。张楠特别提醒:拒乘“黑车”、不做“马路低头族”,让文明出行成为暑期街头最美的风景。

居家网络:筑牢虚实世界安全门

居家时不玩火触电、拒开陌生人房门、远离阳台窗户等危险区域;上网时控制时长、不泄漏个人信息,对“免费领皮肤”“刷单赚钱”等骗局说“不”。同时强调“网络并非法外之地”,传播不良信息或参与网络欺凌可能涉嫌违法。

防拐防骗:记住三个“不”的护身符

“不吃陌生人食物、不跟陌生人走、不随意透露家庭信息”——简单的口诀里藏着自我保护的大智慧。张楠通过案例提醒同学们小心拐卖犯罪,警示大家要牢记家长电话、学会向警察求助。

成长底线:让阳光住进青春口袋

倡导保持健康作息,合理安排学习、运动与娱乐时间;坚决拒绝吸烟、饮酒、赌博等不良诱惑:遇矛盾时学会沟通,必要时寻求老师或警方帮助,以法律为行为底线,度过有意义的假期。

安全是童年的底色,法治是成长的灯塔。泉山法院将以”法治副校长“为纽带,持续开展“模拟法庭”“案例课堂”等普法活动,让法律知识化作夏日树荫,为同学们遮挡成长路上的风雨。这个暑假,愿每一个孩子都能在法治的护航下,把蝉鸣写进日记,将安全刻进心底,让成长的足迹在阳光下清晰又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