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土地,共绘鱼米之乡“新枫景”——省、市、区人大代表工作室联动洪泽区法院开展巡回审判
作者:淮安市洪泽区人民法院 陆丹 费苏皖 发布时间:2025-06-27 浏览次数:316
6月25日,全市“人大代表工作室联动法院巡回审判”活动走进洪泽区东双沟镇郭贝村,市人大监察和司法委主任委员、常委会内司委主任张光亚,市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莫扎帕尔·肉斯坦,洪泽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韩学红,省人大代表刘卉,市、区两级人大代表、村干部代表等40余人现场参加活动。
此次巡回审判现场审理的是一起农村土地经营权纠纷案件,因承包内容一直延用1998年合同,但随着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涉案土地的界址发生了变化,这就产生了本案的4.17亩土地经营权归属之争。
庭审前,承办法官严银带着当事人和旁听人员来到争议地块,顶着烈日沿着田埂现场勘验,向旁听人员介绍他收集整理的涉案土地的界址变迁史。庭审中,严银有条不紊地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举证、质证、法庭辩论,认真倾听双方陈述,庭审活动严谨有序。庭审结束后,严银结合土地承包经营权、相邻权等常见问题,通过以案释法方式,零距离、面对面为当事人和旁听人员上了一堂生动的“法律明白人”法治教育课。
庭审现场,人大代表、村干部代表全程参与,旁听监督庭审过程。庭后人大代表现场参与调解,以双方争议焦点为切入点,耐心细致分析利弊,从情、理、法三个角度耐心地进行调解,最终促成双方达成一致意见,成功化解了这起纠缠多年的土地权属纠纷,使法律成为修复社会关系的“粘合剂”。
座谈会上,法院、人大代表就当前乡村振兴中出现的一些如土地、邻里、婚姻家庭纠纷,法律需求及面临的困境进行了深入交流。
莫扎帕尔院长表示,法院要充分利用代表工作室资源,发挥人大代表“来自群众、根植基层、亲近人民”的天然优势和沟通协调作用,把法庭搬到群众身边,让司法更接地气,与百姓零距离接触。
张光亚对此次活动的效果予以肯定,人大代表工作室与法院联动是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创新实践。希望下一步法院做好相关案例汇编,加大典型案例的宣传力度,让更多群众知法、守法、懂法、用法,提高社会整体法治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