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了2024年江苏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状况以及十件典型案例。

江苏省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汤茂仁介绍,2024年,江苏法院受理知识产权案件37445件,审结32097件。新收一审案件29989件,其中民事案件占比超97%,技术类纠纷、涉数字经济案件等新型案件持续增多。

依法严惩侵权行为,加强重点领域科技成果保护,加强对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高新技术和原始创新成果的保护。在83件案件中适用惩罚性赔偿或考虑惩罚性因素确定赔偿数额,最高判赔金额达1.2亿元。审结涉“长秀霖”驰名商标被侵权及包装装潢不正当竞争案,法院对恶意侵权者适用惩罚性赔偿,判赔6000万元;在一起涉标准必要专利纠纷中,南京中院促成原被告双方就包括涉案专利在内的170件半导体存储专利达成一揽子实施许可方案,推动成果产业化。 优化营商环境,严厉打击仿冒商业标识类“傍名牌”“搭便车”行为。全年新收商标权纠纷8444件、垄断及不正当竞争纠纷746件。审结涉“BURBERRY”商标被侵权及不正当竞争纠纷案,针对被告境外注册空壳公司、境内抢注并使用侵权商标、全方位大规模摹仿国际知名品牌的行为,判决被告赔偿原告损失600万元。;南京中院审结全国首例反垄断公益诉讼案,促成双方达成和解,依法制止瓶装液化气企业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损害公共利益的行为。

此外,江苏法院做实“抓前端、治未病”,结合审判职能积极参与社会治理,推动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苏州中院“苏知最和合”知识产权多元解纷工作经验入选第三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典型案例。持续推进行政调解司法确认工作,全省共司法确认92件行政调解协议,同比增长46.03%。昆山法院与市监局联合印发工作细则,启动国家级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规范化建设试点,推动行政调解司法确认机制落地见效。宿迁中院加强与酒业协会沟通,指导其开展酒类商标预审工作,及时评估经营者拟使用的标识是否存在侵权风险,有效化解潜在的酒类商标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