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万工程欠款当庭履行,纠纷实质化解一步到位
作者:启东市人民法院 魏爱慈 发布时间:2025-04-21 浏览次数:607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近日,启东法院民一庭成功化解一起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在承办法官陆昊的耐心调解下,被告当庭履行工程欠款50万元,双方握手言和。
某建筑公司承接启东市某综合整治工程后,将其中的PE管拖拉管工程分包给某市政公司施工,某市政公司于2022年底完成全部施工内容,并向某建筑公司申请结算。然而,某建筑公司迟迟未付款,某市政公司遂诉至法院。
收到该案后,陆昊仔细审阅工程合同、施工日志等材料,梳理争议焦点,发现双方对已完成工程量并无异议,主要分歧在于付款期限和计价标准。因案涉工程尚未结算,工程造价难以确定,如果按照常规程序可能需要通过司法鉴定确定工程造价。陆昊敏锐地意识到,鉴定程序不仅会增加当事人的诉讼成本、延长诉讼周期,更可能因此影响企业的正常经营。基于此,陆昊果断转变工作思路,将调解作为优先解决方案。
庭审中,陆昊本着“调解优先,助企解纷”的原则, 通过“背靠背摸底”分别听取双方心理预期,“面对面协商”引导双方现场核对争议事项,了解双方当事人的真实想法。针对始终僵持不下的计价标准,陆昊充分听取了双方关于工程计价的意见,反复沟通调解方案,建议将双方主张的单价中间值作为计价标准。
经过三个小时的耐心释法说理,双方当事人就工程结算价达成了一致意见,某建筑公司当庭履行工程欠款50万元。
建筑业是启东传统产业、支柱产业、富民产业,该案的圆满化解是启东法院坚持“法治护航、调解优先”理念的生动实践,以“实质性解纷”为导向制定的调解方案,既充分保障债权人合法权益,又为债务人留存了发展空间。接下来,启东法院将始终坚持抓实“公正与效率”,为护航企业健康有序发展、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提供有力司法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