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纷按下"加速键":法官"超长待机"巧解合同"死结"
作者:沛县人民法院 贺雪 发布时间:2025-03-25 浏览次数:412
夜幕悄然降临,墙上的时钟指针稳稳指向晚上九点。沛县法院大屯法庭内,李魁法官正一边翻看案件卷宗一边等待着双方当事人,柔和的灯光洒在他身上,神情专注而平和。
纠纷始末:买卖合同引发争议
这是一起买卖合同纠纷案件。2023年3月,张某向某建材公司采购保温砖,双方约定以5万元定金充作货款,建材公司按照张某的需求安排生产与发货。从2023年3月到6月期间,张某陆续支付了16万元货款。然而不久后,张某以保温砖存在质量问题为由终止合作,并要求建材公司退还剩余的5万元货款。2024年2月,建材公司承诺会在6月前退还货款,还表示若未按时退还,张某有权处置厂里的机械设备。可到了6月,建材公司未能履约,仅将公司的一辆叉车质押给张某。但质押到期后,货款依旧未还。张某无奈之下诉至法院,请求判令建材公司退还货款。
案件受理后,法官迅速投入工作,第一时间仔细查阅案卷材料,认真梳理案件事实,紧抓每一个细节,并多次主动联系双方当事人,深入交流,力求精准把握争议焦点,为妥善解决纠纷奠定坚实基础。
案情升级:反诉与庭审交锋
案件审理过程中,情况变得更为复杂。建材公司提出反诉,称张某拒绝接收订购的保温砖给自己造成损失,要求张某赔偿定制模具费、异形砖费、保管费等共计8万余元。双方各执一词,僵持不下,气氛愈发紧张。从适用简易程序到转为普通程序,该案历经三次庭审,每一次庭审都是一场激烈的交锋。但法官始终没有放弃与双方沟通协调,他秉持着实质解纷的理念,力求通过柔性司法手段化解这场纠纷。
成功调解:法理并用平衡各方利益
调解期间,法官展现出较高的调解技巧和深厚的人文关怀。他从法理出发,清晰阐释法律条文的适用;又从情理切入,耐心倾听双方的诉求与委屈。他劝说两人从各自经营发展大局考虑,不要因意气用事断送未来合作机会。在法官的不懈努力下,经过多次沟通,原本剑拔弩张的双方态度逐渐缓和。原告考虑到被告定制模具和异形砖确实存在损失,做出了适当让步。最终双方达成一致意见:被告退还原告货款29000元,原告则需在当天将质押的叉车交还被告。
实质解纷:协议履行案结事了
调解结束已临近下午5点。叉车存放在徐州某停车场,时间紧迫,原告需先返回徐州,再将叉车运送至大屯法庭。晚上9点,双方当事人信守约定,准时来到大屯法庭。建材公司当场将货款支付给张某,张某也依约把叉车交付给对方。至此,这起棘手的买卖合同纠纷得到了圆满化解。
“法官为了我们的案子费时操心,真是太感谢了!”张某感慨万分,“您不仅帮我们解决了纠纷,还让我们实实在在感受到了司法温度。”
“每起商事纠纷都关乎市场主体的生存发展,我们既要依法裁判,更要善于寻找各方利益的最大公约数。”李魁在总结这起案件时说道。
近年来,沛县法院始终秉持“调解优先、实质解纷”这一工作理念,深入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积极探索多元解纷机制,力求高效化解各类矛盾纠纷,致力于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为社会和谐稳定贡献司法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