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赖转战抖音直播,法官化身“超管”扣划带货收入
作者:南通市崇川区人民法院 张强 李晨 发布时间:2025-03-20 浏览次数:946
“喂!李法官,我发现被执行人赵某在抖音平台有收入,请求冻结并扣划!”一通来自申请执行人南通市某纺织公司委托代理人马律师的电话,向执行法官提供了一条重要财产线索。
事情还要从前几天说起。结束一天繁忙工作的马律师下班回家后,看到女儿正在翻看抖音的同城频道,突然,一个熟悉的身影让他打起了精神,“这不是赵某吗?”
继续观看,原来赵某在直播带货,而且带货量居然达到近万件。
“直播带货——收入提成——法院执行”,一条清晰的思路在马律师脑中形成,于是便有了开头一幕。
南通市某纺织公司与赵某签订面料买卖合同,纺织公司供货后,赵某仅支付部分货款,尚有20余万货款经催促多次不履行。纺织公司诉至崇川法院,法院依法判决赵某支付相应货款及利息。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经网络查控及线下调查,执行法官仅发现赵某有少量银行存款,名下的不动产也因设立高额抵押,处置无益,纺织公司不要求拍卖。尽管执行法官多次联系赵某,但其表示除了查封的不动产和冻结的存款外,名下无其他财产,无力履行义务。经再次核实,赵某确无财产可供执行,执行法官就上述情况反馈给马律师,其表示同意终结本次执行程序。
岂料女儿的一个无意举动让马律师看到了转机,等不及细细核实相关情况,便赶紧将该线索提供给执行法官。由于执行系统并不反馈抖音、小红书等平台的财产信息,执行法官便发函给北京抖音科技有限公司,调查被执行人的抖音钱包账户余额,并同时送达了冻结裁定,最终该公司将被执行人抖音钱包中13109.58元汇入法院账户。
此时,以为能“瞒天过海”的赵某不得不面对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司法惩戒的威慑,同意就剩余款项与纺织公司达成分期履行协议。目前,赵某正按照和解协议约定的期限和数额履行义务,他表示今后要多带货、带好货,争取账户内余额越来越多,早日结案定心。
近年来,随着数字经济迅猛发展,依托互联网平台的新就业形态具有就业容量大、进出门槛低以及兼职性等特点,同时平台收入查询难、协助难也成为制约执行该类财产的痛点和堵点。面对新情况新问题,崇川法院依据申请执行人提供线索,迅速锁定被执行人财产信息,通过电子送达等技术手段及时实现被执行人财产快速冻结划拨,有力保障了申请执行人胜诉权益。今后,崇川法院将进一步细化新型财产执行措施,确保被执行人财产查控到位、处置见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