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经济快速发展,金融活动日益增多的背景下,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件(简称“非吸”)的数量和涉案金额不断攀升,呈现出参与人数众多、透明度低、地域分布广泛、资产难以变现的特点,不仅给当事人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也对社会稳定和金融秩序构成了严重威胁。非吸案件的审理执行一直是法院工作的重点,而后续的案款退赔工作则尤为艰巨。崇川法院在处理案款发放时发现,传统资金返还方式存在三大难题:被害人信息采集和验证过程复杂;大量异地被害人往返法院申请退赔耗时耗力;因收款人账户信息错误导致的高退赔失败率。

为破解这一难题,崇川法院财务团队多次深入法庭调研,并与银行开展跨部门合作,历经半年时间,根据实践需要不断调整平台结构,最终设立了“执达钱袋”账户,构建了“在线采集—智能验证—电子存单—安全支付”的高效便捷权益实现渠道。

创新机制提升司法效率。过去,涉众案件的赔偿款发放常因当事人提供的账户信息错误或受限而失败。为解决这一问题,崇川法院财务部门充分利用银行资源简化信息采集流程,通过人员身份信息数据库进行实时身份信息验证,确保身份信息准确无误,从而将案款发放准确率从92%提高到100%。

针对异地被害人因担心诈骗而拒绝沟通或难以联系的问题,团队依靠覆盖全国1.5万个合作银行网点的“电子存单”系统,使异地被害人能够在任何网点提取款项,无需再为跨区域取款和繁琐手续烦恼,真正实现了“一站式”便捷支付。

自平台上线半个月内,已完成4844笔、共计5115.15万元的案款发放,财务处理时间从原来的5天缩短至半天。其中身处陕西、浙江、广东等12个省份的1574名外地被害人,实现了就地领取案款。

实时监控确保资金安全。为确保资金存储和流转的安全性,崇川法院财务团队严格设定电子存单的有效期,并督促合作银行及时处理存单开立失败和收款人未及时领取的案款回流,坚决保护被害人的合法权益。

群众的需求就是法院努力的方向,“执达钱袋”账户的设立,使案款发放从“跑断腿”变为“指尖办”,工作效率大幅增长,极大缓解了当事人的焦急等待。崇川法院将继续探索科技赋能,不断优化诉讼服务水平,做深做实公正与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