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夕阳满天的傍晚,人归家鸟还林。一次回家的路上,路过刚拆迁的工地,几位农民工正走在收工的路上,边说边笑,看起来,毫无疲倦之意,突然,我发现一位农民工肩膀上的铁锤大而重的锤头竟是在身后随着步伐一上一下有规律地跳动,大锤一会儿如弓,弯曲到民工厚厚的脊梁,一会儿跃起如傲起的蛇。细看,那大锤竟是四、五根青青竹篾做的!我有些想不通,它能么能砸烂坚硬楼板的锤子却用这样软绵而有弹性的柄呢?于是我走上前请教这位民工。民工一听,哈哈大笑:“正因为铁锤的锤头是硬的,砸的东西又是硬的,使的力量又大,柄才要软的。”我还是一脸迷惘,不如其意。民工又笑笑,把我带到工地,拿过一把锤子:“你试试?”我用力向地上一块拆下来横梁砸下去,刚碰到坚硬的混凝土,我凝手般就扔下了锤子,紧握锤柄的大拇指和食指间“虎口”快要给震裂了,揪心地疼。民工还是笑笑:“明白了吧,硬碰硬是不行的否则自己要受伤的,别看用竹篾子做的锤软,软的锤也能传好大的力。因为软,挥起来打下去冲力才大,也正因为软,在两硬之间相碰才有个缓冲,才能保护自己的手。”听了民工一席话,我恍然大悟。

现代社会竞争不越来越激烈吗?人们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择手段,想法设法,打击别人,抬高自己,最终事与愿违,一事无成,两败??伤。如今特别是在大力提倡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是不是也该像柔软的锤柄一样,给自己也给别人一个缓冲,在砸开坚硬的希望大门的时候不伤害别人,又不伤害自己呢?

也许是孤陋寡闻,一个偶然的机会却让我大吃一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