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想,用枝叶扫落失足者身上的灰尘,随风吹散人们心中的怨恨,潜心净化我们生活的环境,这神圣而伟大的人民司法事业不就是一颗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吗?而我,今生注定要成为这颗树上一片平凡的绿叶。身为绿叶,反射着花儿们鲜艳夺目的光彩,我无怨无悔。

绿叶无悔,因为他深爱着这方神奇的净土。记得高考填志愿的时候,我选择的是清一色的法律院校。因为,做一名法官是我儿时的梦想。1994年,我如愿以偿地分配到了法院工作。出于对司法文秘工作的热爱和追求,1999年,当院里搞双向选择时,在审判一线风风火火干了三四年的我,毅然选择到办公室工作。从此,我便与文字结下了不解之缘,基层法院办公室、中级法院办公室、研究室、宣传处,岗位经常换,却始终没有离开我深爱着的这个“写字”舞台。

绿叶无悔,因为他懂得身为绿叶的价值。我曾想,如果没有冯坤精妙绝伦的二传,哪里有杨昊气吞山河的扣杀?!没有何庆魁精心构思的妙本,哪里有赵本山令人捧腹叫绝的表演?!没有李佳明诙谐幽默的陪衬,哪里有开心辞典长盛不衰的神话?!绿叶是单调的,但却是应该是殷实的。虽然不在审判一线,虽然只是一名默默无闻的“二传手”,但我始终认为,文字工作在法院全局工作中地位同样重要,责任同样重大,从事文字工作同样能经受雪雨风霜的洗礼,同样能实现一个的价值。

绿叶无悔,因为他时刻享受着成长的快乐。说实话,每当自己写的综合文稿转变成正式讲话或文件,每当自己编发的信息被上级法院采用,每当自己撰写的调研文章、宣传稿件被媒体登出,我都有一种不可名状的成就感。记得1995年,当我的处女作??《我谈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误区》一文在《审判研究》杂志发表后,看着排版精美的铅印文字,闻着杂志上残留的墨香,我兴奋得几个晚上都没睡着觉,椤是把那篇文章反复读了不下到一百遍。我要感谢文字工作部门这个阵地,是它成全了我这一难以割舍的“恋字”情结,是它为我的成长增添了几分精彩。

我愿做默默奉献的绿叶,映衬着五颜六色的审判之花,与他们同浴风雨、共沐阳光,奋力行进在“公正司法、一心为民”的时代征程上,努力把龙城的法治之树装扮得更加巍峨挺拔,更加绚丽多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