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被告公司已经履行完付款义务,我们申请解除保全。”近日,如皋某机械制造公司的负责人提交解除保全申请时,仍难掩激动。这起历经波折的买卖合同纠纷,经过如皋法院民二庭法官池锋团队细致入微的调查、抽丝剥茧的审理后,得以实质化解。

2023年9月起,被告建筑公司因项目需要向原告机械制造公司采购不同规格的螺丝钉,并签订采购合同。原告公司提供价值216043元螺丝钉后,被告公司仅支付100000元,多次催要无果后原告公司诉至法院,要求被告建筑公司支付余款。

审理中,被告建筑公司以螺丝钉存在钻孔质量问题为由,不仅拒付货款,还提起反诉索赔。

庭审中,被告建筑公司提交一段施工视频,画面为“工人在钢板上钻孔时,均不能一次性钻孔成功,中途需更换3-4根螺丝钉才能钻孔”,以此证明原告公司的螺丝钉存在质量问题。

原告质证认为,视频中工人操作冲击钻时明显未规范施力,存在刻意减轻按压动作的嫌疑。为了查明事实真相,承办法官逐帧查看视频后,决定采用“现场勘验+技术验证”的方式组织证据审查。经过前期充分准备,又一次庭审时,原告机械制造公司从被告建筑公司提交的封存“螺丝钉”样品中随机抽取,安排工人分别在1.02mm、1.50mm、4.91mm、7.88mm四种规格钢板上现场钻孔测试。随着冲击钻的轰鸣声,四组螺丝钉在钢板上均一次成型完成钻孔,均未发现任何异样。

“双方共同见证实验过程,结果更有说服力。”承办法官池锋介绍。双方微信聊天记录显示,被告建筑公司早在三个月前就以各种理由延期付款。虽然被告公司提出关于质量问题的抗辩,并提出反诉索赔的请求,但结合“法庭现场测试”以及双方提交的相关证据,法院最终判决被告建筑公司支付全部货款,驳回建筑公司的反诉请求。一审判决后,被告建筑公司不服,提起上诉,后在二审阶段,其主动撤诉并履行一审判决。

“该案的处理彰显了法官的智慧,紧扣双方争议焦点,采用‘现场实验’替代司法鉴定,为双方当事人节约了鉴定费用,缩短了诉讼时长,也还原了事实真相。”判决生效后,原告公司代理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