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法院发布“执破融合”典型案例
作者:江苏工人报 万森 发布时间:2025-03-10 浏览次数:1441
助产业园解困 600余名员工权益得保障
本报讯2月27日下午,省法院发布江苏法院“执破融合”典型案例。在某服饰有限公司执行实施案中,法院运用困境企业分级分类纾困挽救机制和“执破融合”工作思路,破解被执行企业名下带租产业园的处置困境,实现产业园正常经营、员工稳定就业。
据介绍,某服饰有限公司系一家服装生产企业,后该公司在原址改建科技产业园用于厂房租赁,陷入债务危机后结欠各类债务约6亿元,相关案件陆续进入诉讼和执行程序。
昆山市人民法院执行中发现,该产业园通过招商引资已入驻36家企业,日常从业员工600余名。入驻企业均正常运转,如果直接启动执行拍卖,需依法解除租赁关系,将严重影响入驻企业正常经营和员工就业,也会损害地方招商信用和营商环境评价。为减少执行拍卖对产业园的影响,兼顾各方合法利益,执行法官将案件移送企业重整服务中心“执破融合”团队,该团队依托困境企业分级分类纾困挽救机制,研判该公司处于“中期艰难型”等级,需要通过重整方式引入外部投资纾困。于是,“执破融合”团队积极引导债务人提出申请,对该服饰公司先行预重整,确定了意向投资人并形成了预重整计划草案。2023年11月,昆山法院裁定对江苏某服饰有限公司重整。
重整程序中,破产管理人沿用了执行程序中形成的司法评估报告等先行成果,通过司法网拍拍卖投资人资格以确定最优投资人,避免了重复性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2023年12月,意向投资人出价1.85亿元成为重整投资人。后昆山法院裁定批准了重整计划,职工债权、抵押权、建设工程优先权、税收债权全额清偿,普通债权人清偿率提升了10个百分点,36家企业和600余名员工权益得到保障,各方利益得到最大兼顾。2024年6月,重整计划执行完毕。另外,昆山法院还联合地方政府对该公司开展信用修复,助力产业园市场口碑、产业价值、就业生态的进一步提升。